► 标题:中国结核病疾病负担现状
► 作者:王歆尧 姜美丽 庞元捷 孙点剑一 余灿清 王岚 吕筠 李立明
► 发表期刊:中华流行病学杂志
► 发表日期:2024年06月
结核病概述
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。结核病以肺结核为主要形式,2022年全球报告的新发和复治病例中肺结核占83%。目前全球新发结核病病例的治疗成功率达80%以上,2022年为88%。然而,由于结核病治疗周期较长,容易出现治疗依从性差、用药不当等情况,此时药物敏感结核病可能会演变为更难治愈的耐药结核病,2022年全球二线药物治疗耐药结核病成功率仅为63%。
据2019年WHO统计数据,结核病是全球第13大死亡原因,是第二致死的单一传染源所致传染病,仅次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,致死人数几乎为HIV感染和艾滋病致死人数的2倍。近1/3的HIV感染相关死亡与近1/4的抗生素耐药性所致死亡可归因于结核病。
图片是结核病流行的三环节两因素。
中国结核病疾病负担现状
(1) 一般流行病学现状:中国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,结核病、耐药结核病、结核分枝杆菌合并HIV感染的疾病负担均较重。
2023年WHO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,2022年,中国结核病估算新发病例为74.8万,占全球总估算新发病例(1 060.0万)的7.1%,仍位居世界第三位,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。相应的估算发病率约为52/10万。
从时间分布上看,2010-2022年,中国结核病估算发病率处于匀速下降趋势,但下降速度较为缓慢,年平均递降率仅为3.1%。2010-2022年,中国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也处于下降趋势,但估算发病率与报告发病率之间的差距在增大。具体趋势如图。
从地理分布上看,中国结核病负担地理分布不均,西部地区疾病负担水平较高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肺结核平均报告发病率最高(155/10万),其次是贵州省(117/10万)和西藏自治区(108/10万)。
从人口分布上看,结核病的分布具有性别差异。2023年WHO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,中国2022年结核病估算新发病例中,65%为≥15岁的男性,30%为≥15岁的女性,5%为<15岁儿童。
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估算,1990-2019年中国结核病的疾病负担持续下降。2015年以来,中国结核病、耐多药结核病及广泛耐药结核病的DALY率下降速度缓慢甚至停滞。
(2) 结核潜伏感染(LTBI)现状。LTBI是结核病疫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免疫水平是LTBI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关键,WHO推荐对HIV阳性青少年、活动性结核病的密切接触者等重点LTBI人群进行预防性治疗。
中国的LTBI整体负担较重。放眼全球,中国LTBI负担最高,估算感染例数均达到约3.5亿。根据数据,计算得出中国LTBI者约2.5亿,仍处于较高水平。
(3) 耐药结核病现状:耐药结核病指具有耐药性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,耐药结核病是目前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主要难点之一。中国耐药结核病的负担高,治疗成功率低下,仅为51%,低于全球平均水平(64%)。许多研究证据提示,控制耐药性结核病除了需要重视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外,也需要加强对传播的控制。
(4) 结核分枝杆菌合并HIV感染现状:HIV感染是结核病的高危因素之一,HIV感染者免疫系统受损,患结核病的可能性比未感染HIV人群高16倍,结核病也是HIV感染者死亡的主要原因。
(5) 肺外结核现状:结核分枝杆菌几乎可以侵及人类所有器官,肺外结核可以单独发生,也可以与肺结核并发。
结核病防治的重难点及未来展望
(1) 大量患者并未被发现与登记治疗,存在较大的结核病传播风险。
(2) LTBI者并无临床表现,亦无传染性,难以引起LTBI者自身和结核病防治工作者的重视,预防性治疗工作的落实难度较大。
(3) 结核病在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、农牧民中高发,需要大力开展扶贫及健康扶贫工作。
(4) 耐药结核病负担较重,需要从原发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两大成因双管齐下。
(5) 结核病作为人畜共患病,应构建人类、家畜及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三者统一立体的健康体系。
#医心向研
前往【普生医疗】公众号,搜索此文,在文末可查阅原期刊文献